关于自由
作者:张忠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亲爱的家人们,让我们一同来学习分享《稻盛和夫的哲学》(原《心法》)。
我们自学习传统文化和稻盛哲学思想以来,就明白在我们的意识体中存在着“小我”和“大我”(也就是追求的“真我”),并“小我”和“大我”也经常打架。这里的“小我”就是“利己之心”,而“大我”就是“利他之心”。
“小我”也可以说呈现“恶”的一面,而“大我”就是呈现“善”的一面。人生有内在的真我,也就是爱和利他之心,但因为也存在自由,可以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行为。
尤其当今社会无论是家庭教育,学校教育,社会教育都是缺失真正的方向,人就开始过度扩张自己的自由,甚至去剥夺他人的自由,在强调利己的同时,制造很多罪恶的阴影。
一切都会印证因果报应法则,自然以利己贪图自由,滥用自由,在这种状态之下,不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,其结果带给个人和社会都是灾难。尤其物质越是发达,优越的环境,更是养成了骄纵的习惯,这些更是让人动恶念,干坏事的原因所在。
《大学》讲到,“小人闲居为不善”。都是因为没有志向,没有人生目标,过着混日子,动恶念的生活。相反,人一旦有了志向,有了目标就会开始有智慧,去感受工作的意义。
如我们拼命工作,不仅仅提升我们的物质生活,而是让工作中思考工作的意义和价值,提升我们的心志,成就我们的人格。这样工作就是磨炼我们的心灵,去深深感受“劳动的喜悦是莫大的喜悦”。
人生一旦提升心性,有了这样的境界,就会确立共同的高目标,就会以利他之心开展工作,就会有如兄弟般的感情和客户导向的责任,并成为自我燃烧的人生。工作的过程不但不会累,而是感受到乐和美。这都是我们的心态所决定,也是心灵所感召的结果。
为了解决和如何应用好自由,释迦牟尼为了让人类觉悟,提升人的心性,提出了“六波罗蜜”修行的法宝。这就是:“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智慧。”
这里:
布施就是要为他人尽力。我们需要明白,人生为公是第一义,为私是第二义。为他人,为社会做贡献,是做人本应该有的本分和天职,这点很重要。
人生就是在追求价值中,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意义,并布施之心,无论财布施,法布施,无畏布施,都会给自己带来好的报应。
佛教讲的,财布施得财富;法布施得智慧;无畏布施得健康。这些获得也是因果的呈现,但不能为了这个结果去布施,需要有一份真正利他而纯洁的心灵非常重要。
持戒就是要知足,要遵守戒律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持戒就是需要开启利他之心,控制利己之心。
在工作中,就是通过不断提升心性,让我们看清楚事物的本质,让我们坚守正道,不因“自由”或“利己之心”的作怪,做出有背离道德和经营正道的事情。
如坚守正确的工作标准和流程,开启高品质的理念和行为,遵守国家和公司确立的法规和制度等。同时要懂得“知足”的重要性,不把他人利益据为己有,而是通过勤奋努力,实现物质的幸福。
忍辱就是就是要忍耐,有韧性。我们不能碰到困难,就抱怨,就放弃。人生和事业总是不会风调雨顺,灾难来临时,一定要学会忍辱,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毅力。
要有树立高目标中,把自己逼入绝境的状态,感受到要失败时才是成功的开始,要极度认真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,要有不断克己的严肃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,并陪伴着我们。
更要在成功和失败中去思考过程的状态,保持成功过程中的心态和意志力。更是思考失败过程中的状态,理性分析,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成功和失败都是让我们人生获得磨炼,一切都是让我们提升心性,要有坚持的力量,要有韧性非常重要。
精进就是努力工作。人生一辈子都要精进,无论是何种角色,都要尽到本分,做到敦伦尽分。
带着梦想和目标,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,学会思考中打破常规,不断创新中持续改善,自然会让我们感受到成就感的无比喜悦。
每日极度认真地工作精进中,也一定能磨炼人格,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,更是感受到人生的存在价值和意义
阿米巴经营的过程,就是持续精进的过程,让今天超越昨天,明天超越今天,必须超越这种心念和行为的持续努力,其其本身就是精进的过程。一旦持续坚持,我们单位时间附加值从40元、60元、80元、100元,持续提升过程中,就会感受到持续努力工作的成果和喜悦。
习主席讲,“幸福是奋斗出来了”。我们今天的幸福,都是几代人精进的工作中,付出了比其他国家几倍的努力,带来的结果。自然精进的过程,不仅仅提升了心性,也一定会带来物质水平的提升。
禅定就是保持心境平和。这个很重要,在复杂的环境中,无论生活和工作,都会存在顺境和逆境。我们不能因为顺境,实现了高目标,而沾沾自喜,从而变得骄傲,这样一定会开始走下坡路。
而在逆境中,我们不用该过度压力和失去信心,逆境的磨炼一定要让我们越挫越勇。为此,顺境和逆境都是心性磨炼的过程,我们看清楚人生的本质,就需要有一颗平和的心。保持定力最重要!
《大学》讲到,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。
要保持心境平和,这是一项修炼的功夫,要时常思考问题的根源和本质,要站在利他之心角度去思考,要理解”人生无常“这是常态。
唯有平和的心境,能让组织有和谐的氛围,保持目标的定力,实现共同期待的结果。
智慧就是明心见性,让人生拥有般若智慧。通过以上五项的修炼,自然能看清楚生活和工作的本质,让我们生活中拥有智慧,感受到生活的喜悦。
在工作中开启智慧,提升效率,不走弯路,围绕经营的本质,围绕经营的原理原则开展我们的事业。自然我们走上了人生和事业的正道,道路就会越来越宽广,越来越顺畅。
智慧不是去求的,而是磨炼中,通过“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”等修炼功夫的提升,提升利他之心,自然会开启良知,走上追随“真我”的路上,成为觉悟之人。
以上“六波罗蜜”是我们面对“自由”需要去修炼的功夫,一旦获得人格提升基础上,去呈现自由,这就是随喜状态。不仅仅没有烦恼,而都是智慧。
稻盛老师在2017年世界大会上讲话,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,我非常认可,都是我们人生的楷模,是我们的人生导师。
而今天,社会教育存在很大问题,自由成为主流,只要在法律规则内,自由发挥,一切都是以利益为驱使,心灵的道德层面非常低下,自然会危害社会,最终让大家受苦。
很多互联网滋生的新产业,让人性变得更加私利,更加懒惰,失去了人生理想,一味追求金钱。把“认真工作,吃苦耐劳,忍耐忍受,奉献他人”等高尚品德抛在脑后,让自由无限泛滥。这是社会的悲哀!
也有好消息,最近教育部明确要求每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,都需要学习圣贤经典,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,并到2025年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基层和组织,这是一大喜讯。
让人民通过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,让我们抑制自由,让自由成为在高尚人格基础上开展,自然利益当今和后代。
总结:人生的自由有两面性,我们要抑制利己的自由,要滋长利他的自由,通过“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智慧”的修行法门,让我们走上明心见性的修行之路,提升心性中,让人生实现无限的可能,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。感恩!